热门推荐:

第135章 纸牌屋(下)

  任何一场政治谈话都有其目的性,代表团早已将委员长的意思提交给了罗斯福。

  增加贷款金额,增加矿物抵押贷款,加大武器采购,双方互派军事顾问,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扩充飞虎队规模。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劝说罗斯福牵头,组建反法西斯同盟。

  让你做大哥,带我们干他丫的!

  憋屈吗?

  是的!

  无奈吗?

  是的!

  有没有其他办法?

  没有!

  站在后世人的视角来看,很难想象这时候的重庆政府与委员长到底有多煎熬。

  若不是沈复兴去岁硬是扛着罗卓英等人在云南搞小动作,在日寇的三面合围之下守住了河内,并在寒冬腊月里从千里之外将粮食运到重庆,恐怕日寇还没打进来,粮荒就要先爆发了。

  别说滇越铁路现在一天挨着三到四顿轰炸,数万护路百姓在没有任何酬劳的情况下,用他们的血汗守护着祖国的大动脉!

  抗战一定会胜利吗?

  不,他们并不清楚。

  他们只知道,用力地活过今天,活过每一个当下。

  他们希望每天早上醒来,屋顶没有漏雨,大风没有刮走田里的庄稼,藏起来的米缸里面还有余粮,家人.没有生病。

  什么抗战胜利?

  他们真的不清楚,若是今天村里来了官差,穷苦人家的男丁们离开后,那些士绅地主就要变着法的下乡盘剥,哄骗、勒索。

  直到榨干最后一滴骨髓,他们才会善罢甘休。

  那种农村穷苦百姓,从小与生俱来的恨意,用罄竹难书来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在抗日大背景之下的黎明百姓们,头顶的天空依旧是黑色的。

  而在重庆的高层们,同样看不见抗战胜利的前景。

  那如同岳飞般天天叫嚷着要北伐,踏破山海关的沈复兴,不也是止步邯郸,望石家庄兴叹。

  从民国26年打到民国30年,整整四年了,国家已经精疲力竭,捉襟见肘,心力交瘁,力不从心了。

  重庆早有传言,在中条山会战爆发前期,委员长每每开会时都顶着黑眼圈,一看见电报就因为害怕而颤抖。

  十几万大军,最后只剩下不到5万人。

  若不是沈复兴在王屋山拼着家底,恐怕黄河北岸再无青天白日满地红!

  委员长如此,下面的人更是如此。

  胜利?

  他们对于和平的期待甚至已经来到了割地停战的地步,委员长提出的恢复到918时的状态,几乎没有人反对。

  停下来,只要战争停下来。

  这便是当下国府最大的期盼!

  一个孤军奋战的农业国,面对先行一步发展工业的列强,战争是绝望的。

  亡国的危险每一刻每一秒都在挑战人们脆弱的神经,汪逆在金陵享受和平,而他们却在重庆面对随时要到来的轰炸。

  这时候,没有明确站队的罗斯福,便成为了委员长心中的救命稻草。

  已经聊到了这里,沈复兴索性不再顾忌:“总统先生,贵国现在执行的是被动防御政策,您有没有考虑过,为了自己的国民安全考虑,有没有必要进行主动防御。”

  “主动防御?”罗斯福露出疑惑神色,他似乎理解这个词,可又有些感觉陌生。

  沈复兴知道,自己可能会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但此刻他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没错,我们将一个国家的防御与军事政策进行整合,往往会得出一个《国家安全战略》白皮书,您能理解这个意思吗?”沈复兴不断比划,甚至都有了一些意大利人的模样。

  罗斯福却在听到《国家安全战略》之后,若有所思。

  这个想法很不错.不!相当不错!

  沈复兴自然也看到了罗斯福的眼前一亮,他继续加码:“我并没有要干预贵国事务的意思,但现在,《中立法案》也好,《租借法案》也好,似乎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民众并不会理解您的苦衷,他们看不到来自外部的威胁。”

  “同样的,任何鼓吹战争的行为,都会被推到对立面,这对于您接下来的行动非常不利。”

  罗斯福扭头看向赫尔,后者无奈点头。

  确实,《中立法案》也好,《租借法案》也好,两者看起来好吧,其实都是临时的产物。

  根据世界局势的变化与国内舆情、民情的变化应运而生的东西。

  索性,在罗斯福的领导下,总是没有走弯路。

  可这东打一枪,西补一墙的操作,就如同沈复兴说的,权宜之计。

  赫尔皱眉,对方到底要说什么,他到底想要什么?

  罗斯福同样疑惑,眼前的东方将领说的东西,他能够理解,似乎是一件.武器!

  “说吧,General,你到底想要什么?”罗斯福整了整坐姿,似乎对眼前之人更加重视了。

  沈复兴深吸一口气:“国会也好,民众也好,他们其实都希望看到一个有前瞻性的总统,《国家安全战略》白皮书就是最好的武器。”

  罗斯福与赫尔的眼神突然变得危险起来,武器?

  沈复兴紧接着说道:“作为总统,定期向国会提交一次《国家安全战略》白皮书,其中的核心,我想你们都应该清楚,主动防御战略。”

  “如今欧洲、亚洲、非洲的战火已经点亮了半个地球,这片土地想要置身事外,已经绝无可能。”

  “先不说贵国与欧洲的渊源,如果德军攻克莫斯科,作为最大援助国,可不光是贷款收不回来,还要承受柏林的怒火。”

  罗斯福沉默了。

  眼前的男人说得没错,从启动援助莫斯科开始,这个国家其实已经介入了战争。

  美德没有宣战,无非是德军不想多一个敌人,而罗斯福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事到如今,就应该改变国防策略,从被动防御战略到主动防御战略,从国家防御战略到【集体安全】战略。”沈复兴看着罗斯福的眼睛,一字一句说道:“或许,几百年来只有这一次机会,要么柏林成为世界的中心,要么华盛顿成为世界的中心。”

  “现在已经无法继续旧殖民主义了,但别忘了,当年皇家海军是怎么打开全球贸易大门的!”

  赫尔虽然感觉有些震撼,这个逻辑看起来天衣无缝,甚至可以说,如果让眼前之人到国会上演讲,当场就能说服至少一半的议员。

  但问题是,他接受不了!

  接受不了一个东方人提出这样的思考,什么《国家安全战略》白皮书。

  这种东西一旦问世,整个国会山都要炸锅。

  更别说后面的灵魂三问:

  如果莫斯科失败,作为援助方,有没有准备好承受柏林的怒火?

  你们有没有想过,让华盛顿取代柏林、伦敦成为世界的中心?

  全球殖民的大门已经关闭,全球贸易的大门是如何打开的?

  任何一个都是赤果果的威胁,等德意日轴心统一欧亚,那么除了屈服之外,几乎不用做他想。

  “威胁,诡辩,General,你似乎想得太多了。”赫尔冷笑着反驳,这些建议如果出自他口,便是顺理成章。

  可出自一个东方的武夫?

  上帝是不会允许他这么做的!

  可令霍普金斯震惊的一幕出现了,罗斯福竟然抬手阻止了赫尔的发言。

  他身体前倾,似乎想要看穿这个东方人到底在想什么:“这是你们委员长让你带给我的话?”

  一言既出,赫尔顿时心理平衡不少。

  如果同样是出自一国元首的考虑,那还算正常,毕竟是名义上统一那个文明古国的男人,没有一个元首会是蠢货。

  沈复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继而直接提出要求:“给我3个师的装备,我可以出兵帮助戴高乐在北非给德军一个难忘的教训。”

  “给我5个师的装备,我能在南洋帮助美军应对来自日寇的威胁。”

  “给我8个师的装备,我就能拖住日寇南下的步伐,让总统您有时间执行先欧后亚的战略。”

  这次轮到罗斯福皱眉了,这【先欧后亚】的战略是在几个月前的英美参谋长级会议上提出的战略核心。

  其原理非常简单!

  远东的战争狂魔在4年间都未能打到重庆,拿下安南都是畏畏缩缩的。

  撮尔小国,根本无法构成大战略威胁。

  而在柏林地下狼堡的那个疯子,4小时征服丹麦,1天占领卢森堡,5天攻克荷兰,11天入侵南斯拉夫,19天打穿比利时,22天击败希腊,36天闪击波兰,39天进军巴黎,除了远征挪威花了他们63天时间,几乎没有国家可以阻挡那支钢铁洪流。

  相较于4年无法击败一个农业国的日寇,欧洲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大到罗斯福第一次紧急支援那个在国家意识形态与自己完全相反的国家,只是为了拖住恶魔的脚步。

  英美参谋长级会议其中只有一个问题,在没有友军的情况下,美军有没有能力横跨整个太平洋,击败日寇。

  如果有,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莫斯科是否会因此陷落,导致局势崩坏?

  是啊,从东海岸到北非集结,只需要5000多公里,而到菲律宾则需要10000多公里。

  漫长的运输线代表着漫长的时间,万一日寇南下占据南洋封锁澳大利亚,美军甚至都没有落脚点!

  再者,从文化、经济、政治上考量,先欧后亚都是无可厚非的。

  “你也同意先欧后亚?”罗斯福笑容玩味,就当没有听见刚才沈复兴的要求。

  沈复兴无所谓的点了点头:“我并不想做无意义的劝阻,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进军北非,驻守巨港,陈兵苏拉威西,驻军雅加达,与贵国一起在马尼拉战斗!”

  呼~

  罗斯福再次点起一支烟,沈复兴则是毫不客气的自己取出一支点上。

  弥漫的烟雾遮住了两人的双眼,罗斯福这是第一次与人做着博弈,至少比那个死胖子要好一些。

  那家伙当初求自己的时候与现在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真是该死的盟友。

  但沈复兴也只是表面平静,内心早已变得忐忑。

  无他

  求人如吞三尺剑!

  想想温斯顿丘吉尔吧,开战之初,8个海军基地换取了50艘旧驱逐舰。

  名义上99年的租期,其实就是用领土换取军舰。

  紧接着,伦敦的现金储备几乎消耗一空,丘吉尔开始出售在美有价值的企业、承诺战后开放所有市场、英镑与美元绑定,放弃金融霸权。

  是的,就是那个著名《布雷顿森林会议》。

  在这一点上,丘吉尔与委员长最没有任何区别。

  紧接着便是默许甚至被迫同意殖民地独立倾向、放弃帝国特惠制,接受“民族自决”和“贸易自由”原则。

  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开始走下神坛,不列颠的骄傲荡然无存。

  大英女王头顶上的王冠,也开始从工业明珠变成了远程养殖。

  沈复兴知道,他都知道!

  乃至于罗斯福拒绝他,就如同历史上那般拒绝委员长那样。

  利益至上!

  紧张吗?

  紧张的!

  但他没有办法,还是那句话,如果死亡是这代人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也愿意用生命去做交换。

  战争打到了这个份上,他见过无数人的死亡。

  在淞沪,师长旅长团长跟不要钱一样,死了一茬又一茬。

  张自忠走了,唐淮源走了.

  他们的生命如同流星一般璀璨,却也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

  还有太多太多的人,死在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

  沈复兴也从一个满怀期待,矢志卫国的年轻人,变成了如今满身戾气,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武夫。

  四年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他。

  从一个大学生,到舍生忘死,但求复兴国家的军人!

  什么个人前程?

  那陆渡镇死在自己怀里的王小海,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外滩,也没有喝过冰可乐。

  可.他却死在了守卫外滩的战争中!

  封侯拜相,高官厚禄,裂土自立?

  别人手中的权利是享受,而在他手里,权利就是义务。

  高人一等并不能让他感到身心的愉悦,他不想国家继续走原来的老路,而是走向光明大路!

  没错,他追求的是国家复兴,名垂青史!!

  罗斯福看到了眼前年轻人的不自然,他终于笑了:“那么我想问,General沈,今天你是以镇北侯的身份跟我谈呢?还是以贵国元首代表的身份跟我谈?”

  嘶——!

  赫尔猛然醒悟,在那份沈复兴的个人报告中,可是写清楚他的双重身份。

  反将一军!

  沈复兴长出一口气,他没有任何犹豫回答:“是以您盟友的身份。”

  “所以,战后安南还是安南?”罗斯福轻笑。

  “5000年来,我们都是种地的民族,您可以放心。”

  “那殖民地呢?”

  “这个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拥有庞大海外殖民地的帝国!”

  罗斯福很满意沈复兴的回答,他点了点头:“我原则上同意你的意见,但这需要时间,国会的那帮家伙.我想你应该了解。”

  呼——!

  沈复兴长出一口气,【南洋决战】的计划,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如您所愿,总统阁下。”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推荐阅读:

海润小说网提供了老左老左创作的《抗战:通电全国,出关》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135章 纸牌屋(下)在线免费阅读。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